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以晨跑开启一天实践 (胡艺宝 摄)
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子的井冈山实践活动进入第三天,一场以“红军的一天”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,让学子们在历史场景中触摸红色记忆,在实地践行中感悟革命精神,为青春注入了厚重的红色基因。
晨学井冈山精神,旧居见证初心
清晨的早操结束后,学子们首先来到八家楼,专题学习“实事求是闯新路”的井冈山精神。讲解员结合历史背景,生动讲述了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实践中突破教条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的历程,让“不唯书、不唯上、只唯实”的理念深植心间。
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们在八角楼聆听历史(马云飞 摄)
随后,一行人走进毛泽东旧居。泥土夯成的墙壁、简陋的木桌木床、煤油灯的微光仿佛仍在闪烁,无声还原着当年革命领袖在艰苦环境中夜以继日工作的场景。“一张木桌承载着扭转乾坤的思考,一盏油灯照亮了革命前行的方向。”一名学子在参观笔记中写道,字里行间满是对先辈的崇敬。
重走红军路,徒步中感悟担当
三公里的山地徒步是当日的“硬核”环节。崎岖的山路、茂密的丛林,复刻了当年红军行军的艰难环境。起初,部分同学因体力不支放慢脚步,但身边同伴的鼓励、“向红军战士看齐”的信念,让大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。
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们开展徒步(马云飞 胡艺宝 摄)
“汗水浸湿衣衫时,才真正理解‘吃苦耐劳’四个字的重量。”参与徒步的学子感叹,当年红军战士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,还要时刻防备敌人袭击,却始终以乐观心态和坚定理想跨越万难。这场徒步,让“革命理想大于天”的精神不再是抽象的口号,而成为可感可知的力量。
黄洋界上忆峥嵘,精神代代传
午后,学子们登上黄洋界。站在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”的石碑前,黄洋界保卫战的历史画卷在眼前铺展——当年红军以少胜多,靠的正是“依靠群众取胜利”的信念。讲解员讲述着当地群众送粮、送药、支援前线的故事,让大家深刻认识到“人民是革命的根基”。
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参观黄洋界(胡艺宝 摄)
在崖口远眺,群山连绵如波涛,学子们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立足井冈山、胸怀全中国的壮阔格局。重走陡峭的红军小道,亲手挑起模拟的“朱德的扁担”,肩上的重量化作心中的震撼:正是这样的担当与奉献,铸就了革命的胜利。
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在崖口眺望(胡艺宝 摄)
剧本杀里学历史,沉浸式体验获共鸣
夜幕降临,一场红军主题剧本杀点燃了学子们的热情。剧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,学子们化身革命年代的角色,在推理中还原历史细节,在抉择中体会先辈的理想与担当。“当角色面临生死考验时,我真切感受到了他们‘为信仰献身’的勇气。”一名参与者说。
这场融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活动,让历史“活”了起来,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化了对革命精神的理解,为全天的实践画上了圆满句号。
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体验红色主题的剧本杀(胡艺宝 摄)
一日的体验虽短,却让井冈山精神在学子们心中扎下了根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把这份精神力量融入未来的学习与工作,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司法警官的使命担当。